2024年8月9日下午,我院“访师承志”志愿队前往西子湖畔,采访现任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的我校1986届政史系政教专业优秀毕业生—申屠永庆先生。
在七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浙大附中始终在传承中创新,“学校办学是要有延续性的,要跟随时代的新要求去办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2013年8月,申屠永庆就任浙大附中校长,开启了全新的办学之旅。担任浙大附中校长的这几年来,申屠校长与师生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关系,同学们都非常亲切地称他“校长爸爸”。在师生眼中,他做事严谨细致,为人平易近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浙大附中,走进这位深耕基础教育近40年的“校长爸爸”。
忆“师”大之缘,承“师”大之志
在回忆与杭师大的相遇时,申屠校长说到自己与杭师大的相识可以算得上是一场缘分。他提到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学习经历,给了自己很深的印象,使自己立下了当老师的志向,最终选择了杭州师范大学。
在提起自己大学生活时,申屠校长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做事习惯和做人风格的培养。随后,申屠校长讲述了自己保持着整个学期古文献默写都没有写错一个标点的经历,这种严谨的做事习惯在后面也延续到了工作上,养成了一种严格的自我要求,“表明上看,它好像是文本上的事情,其实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习惯,甚至某些时候也是做人的一种风格,要这样严谨踏实。”
申屠校长非常重视体育,也希望我们大学同学能够培养自己的体育爱好,要不断进行体育锻炼,在锻炼之中培养我们同学之间的一种合作,而不是竞争关系。“中学的学习,连大学的学习都不是一种竞争关系,学习应该是一种合作的关系,互相讨论,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学习是自己的,要靠自己的内在的一种积极性和自主的一种方法。”
在提到杭师大校训“勤慎诚恕博雅精进”这八个字时,申屠校长认为“诚”这个字对自己印象非常深刻。申屠校长认为做教师,特别要讲的就是诚信,他认为,育人是教育的本质。“培养一个人的根本的东西,尤其培养师范生的,就是要讲诚信”、“为人要诚信,为人要善良”这就是申屠校长对于校训的理解,也是他对大家的期望。
“教育重在培养全面发展之人”
申屠校长认为如今是一个要培养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学生的时代,对此他提到,德智体美劳需要全面发展,并不需要每一个方面都要强,这是不现实的,我们需要的是每一个方面都不能缺,这是人的社会性的要求。而在个性发展方面,我们需要加强气质、能力、性格的培养和完善。“所以教育的一个重任,育人的一个重任,就是培养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学生”。
“厘清创新学生选拔误区,让学校成为创新学生的培养室”
谈到拔尖创新学生选拔,申屠校长首先提到中学是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起奠基作用的,而不是直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其次,申屠校长还提到现在不少地方和学校存在错误认识和做法,就是只选拔分数高的学生,也没有构建育人体系。“国家需要的是各个方面的拔尖创新人才,中学要有这样一个体系,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起基础作用,而且要形成一个体系----不离开现有的中学基础教育的这个体系。”每个学校都可以成为拔尖创新学生的培养室。
“育人是贯彻教育事业始终的信条”
在谈到从事教育行业三十余年以来,对教育本质和教育理念的理解是否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时,申屠校长表示不管从小学老师亦或是大学老师,教书育人始终是他们工作的职责,育人是贯彻教育事业始终的信条。但是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育什么样的人?怎么育人?为谁育人?有了新的时代特征。
申屠校长表示,在现在的学校中,尤其像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的学生,应该十分明确在未来,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国是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巨大努力;中国成为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为自己和世界带来机遇。所以为国育才,我们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大国格局以及家国情怀的学生。申屠校长还表示,归根到底是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要在集体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当学生在教育集体中收获了知识、友情、快乐后,自然而然的会在将来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但在当下,这一部分机制还有所欠缺,为此,申屠校长强调21世纪新教师要重新思考我们有没有真正重视通过教育集体来教育学生以及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人格。
“要做到做学问,做事,做人三者的统一”
寄语后辈,申屠校长提出要从三个方面入手要求与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第一,就是做学问。申屠校长表示,大学和中学做学问的差别在于,大学的学问更加强调自主性,“自主的东西多一点,自主的规划也多一点”。第二,就是做事。中学的做事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而大学的做事一定是在自己和同学的集体中,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做有利于集体的事情。同时,也要掌握做事的一些方法。第三,就是做人。申屠校长特别强调了做人对于我们马院学生和杭师大学生的标杆性作用。在大学时期学习知识,拓展视野的同时更要学习做人所必需的品格。对马院学生,要真正懂得我们学科的东西,真的去深信我们学科的东西。要深入理解并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我们中国的意义,对于世界的意义。我们只有坚信它,才可以自信的从事我们今后的工作。
校友简介
申屠永庆,1986年6月毕业于杭师大政史系政教专业,哲学学士,教育领导学硕士,中共党员,正高级教师。现担任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杭师大客座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跨学科专指委员。
1997年8月获得杭州市第九届优秀园丁,2003年6月获得杭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2014年9月获得浙江省第二十五届“春蚕奖,2017年11月获得感动杭城十佳教师,2019年9月获得中国长三角最具影响力校长,2019年获得第三届中国好校长,2021年获得首批杭州市杰出教育工作者。
1995年参加教育部全国骨干政治教师研修班,在2002年-2016年分别参加了浙江省中小学“5522”名师名校长计划培养人选高级研修班、杭州市中小学名校长培养人选高级研修培训班、浙派名师名校长培训、第三期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校长培训、第53期全国高中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
撰写发行教育专著3部,主编教育书籍20多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中小学管理》《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核心期刊12篇,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省市级课题10项,省课题研究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论文一等奖,曾接受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