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logo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母校要闻
基金动态
校友动态

师大留声Kia Ora师范生!——“马云教育基金”师范生出国交流访学之旅

发布时间:2024-09-11 浏览人数:3595 文章来源:国际处



2024年7月14日,在“马云教育基金”和校基金会的支持下,40位杭师学子顺利抵达新西兰奥克兰,在Kia Ora(毛利语:你好)的欢迎声中开启了为期四周的师范生成长之旅。

奥克兰大学(University of Auckland,简称UoA),始建于1883年,是全球知名的综合研究型学府。在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68名、新西兰第1名。特别是在教育学领域,奥大凭借深厚的学术底蕴、前沿的教育理念及广泛的国际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一流的学习与研究平台。


 课程学习——“以学生为中心” 

新西兰的课程设计极其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实感受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带来的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此外,老师还巧妙运用“gap information”等多样的学习策略,鼓励同学们主动寻求和填补知识空白,求知欲和探索欲在不自觉中就得到了锻炼。



值得一提的是,新西兰的教师们还着重培养师范生的讲授能力,这不仅包含口语、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巩固,更鼓励学生通过presentation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老师,我要怎么预设教学情境?”“同学们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有哪些?正是在这样的翻转课堂上,我们学到了专业严谨的知识,更学会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成为一名学生们喜爱的老师。




 专题讲座——领略先进教育理念 

 

学校专门为同学们量身定制了教育学讲座。在关于新西兰教育体系的讲座上,我们了解到其课程设置不仅广泛且灵活,还非常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理解。在一场场思维碰撞交流之中,同学们了解了新西兰NCEA的教育体系,也学习了杜威、维果斯基等教育家的教育理论

 


实地参访——走进当地学校 

 

Tamaki College的实地见习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沉浸式体验,更是一场关于教育体系与教育特色的深刻洞察。新西兰的中学教育体系强调个性化与全面发展的并重。学校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和潜能,通过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除了传统的数学、科学、语言等核心课程外,学校还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如艺术、音乐、体育、技术等,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规划进行选择。在实地交流中,我们与新西兰高中生建立了深厚友谊,切实感受国际教育的多元魅力。



住家生活——异国他乡的家人


每天的早餐是一家人的分享时间,我们一起闲聊彼此生活中的趣事。寄宿家庭会为我们学习如何做中餐,带我们去周边的景点游玩……多数人在初到新西兰的时候,其实是不知道如何和寄宿家庭相处的,但大部分寄宿家庭会用他们的爱与温暖去化解可能产生的“homesick”。寄宿家庭用他们的热情体贴让我们仿佛回到了家,让我们在异国他乡也有了归属感。



同学感言——“师范er”NZ印象 

 

来到新西兰,带给我震撼的不仅有独特的自然地貌和风土人情,自成体系、聚焦学生终身学习和不断发展的NCEA学制更是引发了我有关教学的意义、方式的深度思考。早上九点上学,下午三点放学,真的能学到东西吗?答案是可以,学生们全神贯注地上课,小班化使教师能关注到每个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是让学生在做中学,而提前放学又使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拥有强健的身体、充沛的精力投入下一步的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经亨颐教育学院 虞若萱



早在《当代国际教育改革动态》这门课中我学到了如何悦纳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临行前,我期待着拥抱不同的文化并享受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乐趣。来到新西兰之后,穿梭于城市之中,随处可见的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景,人与人、动物之间的温情似乎也让这个冬季不再那么寒冷。此外,新西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鼓励了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在新西兰的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教育者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这也在我心中埋下了一粒名为学生的种子。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温从瑶



奥克兰角角落落的包容,让我卸下焦虑的外衣。就像海鸟能自由栖息在Queen Street古建筑的屋顶,奥克兰大学没有围墙的限制,学校的课堂积极拥抱现代科技,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融入教学之中,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公交的站台播报是一遍毛利语、一遍英语,全英语的学习环境似乎没有那么复杂,host family更是热情幽默,和不同文化、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在课堂、在家、在商场里,用渐渐熟练的英语和丰富的body language分享每一刻的点点滴滴,成为这个冬天另一种的温暖与治愈。

——人文学院 章锦雯

上学路上总是满怀期待的,新西兰的教育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我们师范生而言,这要求我们具备更强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

——外国语学院 徐奕涵



在奥克兰大学学习大学英语和师范技能,对于我而言是一次极为宝贵的经历。初来乍到,全英文的授课让本就从小到大对英语最头疼的我倍感焦虑,好在有老师同学的帮助,我在听说能力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师范技能的学习让我对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有了全新的认识。在课堂上,这里的老师们不仅注重理论的讲解,还注重学生通过实践来探索对知识的自己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让我感受到新西兰教育的开放性和实践导向。

——数学学院 孙嘉祎

虽然一开始的不习惯一度让我想回家,但有一天晚上,门缝下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张纸,上面是稚嫩的字迹:Dera(Dear) J , you are very nise(nice)……from Summer。原来是家里的小主人给我写的一封信,她希望我能在这里过得开心,找到好朋友。虽然有许多拼写错误的单词,但我还是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来自一个8岁小朋友的关心和祝福。这封错别字连篇的信让我既感动又好笑,我突然觉得这里的生活就像这封信一样,虽然时常会有一些小差错,但从不失温暖。

——体育学院 张颖



在课程中,JohnValerie的上课方式截然不同,John比较严肃,但是有时候又会带我们玩一些小游戏,而Valerie的课堂自由度更高。在课程中我不仅提升了语言能力,更深刻理解了新西兰的文化底蕴。Tamaki学校的参观更是让我近距离感受到了当地的教育氛围和人文关怀,学校里充分融入了当地毛利文化元素,上课方式和国内完全不同,通过和当地学生的交流,我感觉她们的课堂更专注于学生的个人思考与提升。

——经亨颐教育学院 潘瑜臻

图为Auckland Public Library一层儿童区的一个书架,这个书架上放置的全是中文绘本,简繁皆有、数量庞大、种类繁多。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列书架分别放置着韩语、日语等除英语外的其他语言绘本。不仅如此,之后由于课程需要,我查阅了奥克兰当地小学Browns Bay School的官网,它们的官网提供英语、韩语与中文三种语言的翻译,并且学校专门成立了韩国家长群、中国家长群并由韩裔、华裔教师作为家长群牵头者,为这些移民学生、家长提供咨询服务。可见新西兰文化内核中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经亨颐教育学院 毛余昕



来奥克兰这二十多天,我常常听到老师会提到“Respect”这个词。这词是刻在毛利文化里的基因,同时也活跃在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是每天公交车上乘客们对司机的问候与感谢,是住家和老师对文化差异的尊重与理解,也是当地学校教育中对每位学生兴趣与发展的关注与指导。在ELA学习,接触到老师不同的授课方式,通过大量的小组讨论交流提升自己的表达,锻炼合作精神,借助多样的课堂活动呈现出新西兰不同的教育体系,同时启发我们应用到未来的教学实践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 许琰杰

我喜欢这里自由的空气和无边无际的大海,我喜欢不怕生的海鸥也喜欢每天笑脸相迎的外国人,我喜欢每天纯粹的晚霞鲜红又热烈,我喜欢这里的每一朵云 、每一棵树、每一个一波接一波的浪花;我喜欢这里鲜活的人们,在树下、湖边、公园,你都可以踩在绿茵茵的草坪上,感受柔软的承托力。我也喜欢新西兰的教育理念,在深入了解新西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后,我深感这种教育方式的先进性和人性化。它让我意识到,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经亨颐教育学院 金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