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社会科与公民教育国际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校长叶高翔致欢迎词
原校长林正范主持开幕式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钟启泉致辞
10月29日上午,“2009社会科与公民教育国际研讨会”在我校下沙校区隆重开幕。本次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协办,我校教育科学学院承办。研讨会为期2天,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著名学者,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公民教育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的社会科与公民教育的专家莅临会议,与会人员还有来自浙江、北京、上海等省市的高校师生、教研员和中小学教师,共计180余人参加本次研讨会。
开幕式上,校长叶高翔致欢迎词,他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向来宾介绍了学校的概况,着重介绍了杭州市委、市政府支持我校创建一流综合性大学的重要举措,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钟启泉教授也致辞,并阐述本次大会的主旨。原校长林正范教授主持开幕式。
本次研讨会以交流社会科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分享不同区域公民教育的实践经验,推动社会科更好地担负公民教育的使命为主要目的。主要议题包括:全球化时代的公民素养与社会科的课程体系构建;历史、地理、政治与公民素养的关系;学生主体性发展与社会科课堂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革。
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社会科专家将就上述议题展开对话。29日,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沃尔特•帕克教授(由翻译代读)、香港中文大学的曾荣光教授、台湾师范大学的刘美慧教授、日本广岛大学的池野范男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沈文燕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沈晓敏教授和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的牛学文教研员等作了专题演讲。30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的丛立新教授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高峡研究员将分别主持两场题为“如何加强社会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联系”和“如何提高社会科教学的有效性”的专题研讨。当天下午,浙江省教研室牛学文、邬冬青两位教研员将分别主持两场课例观摩与研究会,与会者将观看四节小学和初中的社会科教学录像,围绕大会主旨对课例进行公开研究,与会专家将作精彩点评。
本次研讨会我国举办的首届以社会科为主题的国际性研讨会,是社会科教育领域一次盛大的学术交流盛会,对于深化社会科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推进学校公民教育的课程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附:1994年秋季出版的《全美社会科课程标准:追求卓越》将“社会科”确定为:“是一门提升公民能力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整合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社会科提供了综合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地理、历史、法律、哲学、政治、心理学、宗教和社会学的训练与研究,也涵盖人文科学、数学、自然科学的内容。其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理解和推理能力,使他们处于多元化的民主社会和互相依存的世界中,成为一个为大众谋福利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