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logo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母校要闻
基金动态
校友动态
党建动态

“中央芭蕾舞团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将走进杭师大

发布时间:2007-11-09 浏览人数:316

 

优雅的舞姿,轻盈的跳跃,强烈的视觉冲击,1119,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共同举办的中央芭蕾舞团高雅艺术进校园专场演出将在杭州师范大学艺术中心剧场上演。

为提高高雅艺术的普及性和演出效果,活动安排有芭蕾历史介绍、演员课堂练习,观众互动等环节,表演节目有《海盗》《平克》《罗密欧与朱丽叶》《吉赛尔》《奥贝尔》《古典男子四人舞》等。

 

相关链接:

中央芭蕾舞团简介

中央芭蕾舞团又名中国国家芭蕾舞团。19591230诞生于舞蹈家的摇篮——北京舞蹈学校,当时称“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建校于1954年的北京舞蹈学校及其实验芭蕾舞团在初创的十年里,系统接受了由前苏联芭蕾舞专家传授的俄罗斯学派教育,并于1958年至1960年在彼•安•古雪夫指导下排练、演出古典芭蕾名剧,培养了我国第一代芭蕾舞演员及其他艺术人才,同时积累了一批古典芭蕾剧目,为中央芭蕾舞团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央芭蕾舞团确立的建团方针,是在介绍西方古典芭蕾、当代芭蕾以及各流派芭蕾经典的同时,努力探索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文化的结合,创作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芭蕾作品。

剧团始终致力于与国际芭蕾舞界的广泛交流,频繁邀请外国教师、编导来团工作。世界著名的芭蕾大师为剧团指导、排演了古典芭蕾《天鹅湖》、《海盗》、《吉赛尔》、《女子四人舞》、《男子四人舞》、《堂•吉诃德》、《睡美人》、《希尔薇娅》、《仙女》、《泪泉》、《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乔治·巴兰钦《小夜曲》、卢迪·范丹茨格的现代芭蕾作品《最后的四首歌》、罗兰•佩蒂先生的《卡门》、《阿莱城姑娘》、《年轻人与死亡》及摇滚芭蕾《Pink Floyd》等。

在一代代中国艺术家的努力下,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芭蕾舞剧不断诞生,《红色娘子军》、《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中国芭蕾舞剧,已成为中国芭蕾人探索西方芭蕾艺术形式同中国文化融合的成功范例。《沂蒙颂》、《草原儿女》、《祝福》、《林黛玉》、《黄河》、《梁祝》等中国芭蕾舞剧也深受国内、外观众的欢迎,剧团还创造了一批在国际舞台上有较大影响力的现代作品,如中国版《胡桃夹子》、《缘》、《夜之虹》、《时代舞者》、《春之祭》等作品。

剧团的演员、演奏员绝大部分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及中央音乐学院。目前,剧团拥有一支70名芭蕾舞演员、10多名专业舞蹈教师、排练者组成的专业队伍,多名演员在国际芭蕾大赛中获得金奖、银奖、铜奖;同时,剧团拥有一支双管编制的交响乐团,交响乐团除了为本团舞剧伴奏,还举办音乐会并经常与外国来访的芭蕾舞团合作;剧团还拥有经验丰富的舞台美术部门,可独立设计、制作芭蕾舞剧所需要的服装、布景、道具、舞鞋、化妆、头饰。中央芭蕾舞团所属的天桥剧场始建于1953年,于2001年翻建竣工,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专为芭蕾舞和歌剧演出的剧场。

近年来,剧团一直坚持在国内举办“走进芭蕾”等一系列公益性演出活动。剧团曾出访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芭蕾艺术流派的发祥地丹麦、意大利、法国、英国、俄罗斯、美国等,出访演出赢得了国际声誉,使中国芭蕾在世界芭蕾舞坛上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