兢兢业业,真诚奉献
——记杭州第十四中学名师方淳校友
李满金 严雪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韩愈给了“老师”做的定义,而他却给“老师”做出了最完美的诠释。他孜孜不倦,遨游浩瀚题海,摸索一条乘风破浪之路;他全心全意,给学生浇灌知识的雨露,给予生活的呵护;他朴实无华,为莘莘学子做出人格的表率。他就是我校优秀校友,杭州第十四中学的优秀教师方淳。
兴趣引领生物之路
石子路旁桂花飘香,树影婆娑,静谧安宁的校园,美丽依旧,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载满了方淳学长满满的记忆。纵使十六个春秋的悄然流逝,再度回首时,学生时代的青葱岁月依旧是他心中永不褪色的印记。手捧着师大的宣传卷册,回忆起年少时的自己,方淳学长腼腆地扬起了嘴角。
细数几年来获得的生物奖项和个人荣誉,方淳坚定地认为他没有走错生物这条路。自保送到杭师生物系,他便怀着对生物这一学科的浓厚兴趣一路前行。回忆起那段时光,方淳不禁感慨:“走上因兴趣而选择的这条生物之路,开始的时候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在90年代,整个高校的学习气氛并不特别浓厚。说起来,我真的还是在大三的时候开始真正努力的。”说到这里,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因为对生物学科的浓厚兴趣,他始终不遗余力地在专业知识方面上下求索,这样为目标努力的充实日子如今想来,辛苦只是其中的点缀,收获更多的是满满的快乐。
谈起在大学四年里最愉快的一些经历,方淳的回答依然是与生物相关。他曾担任过社会实践部的部长,在周末常常和同学们一起出去采集标本、制作叶脉书签甚至还帮人验血。这些与大自然和社会的接触对于他来说正是是十分珍贵的、值得怀念的点滴。
韶光易逝,有些人毫无目标,碌碌无为,而有些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方淳学长殷殷教导我们要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好好利用大学的时光,努力学习,珍惜每分每秒。
敬职敬业殊荣不断
走出校园的方淳学长,走进了杭州第十四中学,拉开了他教师生涯序幕。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在这些长长短短的日子里,他始终恪守着为人师表的信念,一心一意为学生奉献,甚至连婚期都一拖再拖。平日里的他,勤勤恳恳,在教学路上兢兢业业;节假日的时候他也鲜少陪伴家人,却选择了留在实验室做实验;寒暑假时,他亦没有浪费时间,认真细致地辅导学生功课。而我们的这一次采访也是在他的办公室进行的。
日日夜夜的奋斗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2003年,在他的辅导下,孟琳燕同学以全国第一的成绩入选由4人组成的国家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代表队,参加在白俄罗斯举行的第14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并最终斩获金牌,实现了浙江省生物学奥赛金牌零的突破,为祖国为学校赢得荣誉。2006年,他辅导的学生林济民、徐志超在全国生物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其中林济民同学入选国家队,并于2007年在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为我国再次赢得金牌。 此外,他所辅导的学生共计获省级以上奖励的有近200人次,其中近三十位学生由于生物学竞赛的出色成绩分别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一流的重点大学生命科学院就读。而他自己的教学模式作为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模式被广而推行,为生物学教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由于他优异的教学模式,曾三次得到“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学金基金会”的奖励,人亦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教坛新秀、杭州市青年英才、杭州市职业道德十佳标兵、杭州市十佳教师(享受杭州市劳模待遇),并获得了杭州市“五四”青年奖章。
十六年的从教岁月,斐然的成绩见证教学的辉煌,学生肯定的眼神更是他心灵的慰藉!
学生才是宝贵财富
为人师表,最欣慰的莫过于自己培养的学生有个好前途。方淳学长说:“每当有学生打电话来慰问甚至上门拜访,自己心里头就特别高兴。对于一位教师来说,学生成绩优异与家长的肯定才是教师自身价值的实现。我付出的是责任,回报予我的是满当当的幸福感。”的确,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社会上其他职业所不能媲美的,这种职业幸福感无疑是教师工作进步的恒久动力。
当被问及所取得的荣誉时,方淳学长谦虚地应答着:“其实这些荣誉的获得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学生自身的努力才是关键。而我在其中只是起了引导作用,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思维探索科学,走正确的方向,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很多他们会做的题我都不会呢!”
谈到教学之初的困难,他坦然地说,初为人师的自己脾气不好。而后在长期的教学研究中,他慢慢发现,其实学生不是管出来的,而是慢慢引导出来的。他认为在上课时如遇到学生吵闹,教师应该做的不是拍桌子喊安静,而是停下讲课内容等待学生自己停下吵闹;可以当众表扬学生但不可当众批评他们,对于做的不好的学生可以进行单独教育,哪怕不说话都能有教育功效。
眼前这位一身名誉的年轻教师着实让我们肃然起敬。在教学工作中,他虚心好学、锐意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追求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在他整个教学生涯里,他始终以成为一名具有高尚品格修养和理想情操的教师而不断努力着。他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他的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高尚品质。
纵观母校发展,衷心祝福校友
工作后的这些年来,方淳也从未与母校断过联系。他辅导的生物班同学经常来杭师做实验,他本人也一直关注着杭师的发展。用他的话讲:“毕竟是母校,第一时间总会想到。” 而对于母校近年来的发展,学长也恳切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杭师正踏上创一流的征途,特色的建立才是重中之重。新校区的建造与实施是杭师创一流的物质基础,而更多的精神建设还需倍加努力;管理水平的提高,学科配置的提高,与国内外名校的交流合作,培养应社会需求的实用性人才也是杭师创一流路上的重重大关。
“不管是师范还是非师范,进大学之后必须认识到自己的目标,努力成为一名综合素质合格的学生,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参加各类活动,利用大学校园这个发展平台,积极健康地成长为高素质人才。对于杭师的师范生,必须明确如何成为一名好教师,不是只有板书普通话的要求,应在师范类课业上注重技能的培养。专业素养才是硬道理。”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社会环境下,方学长告诫道:“并非师范生要培养专业技能,非师范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培养也是关键。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发挥自己所长,在不断的分析积累上提高自己的处事能力。现在的门槛很高,跨过门槛之后的事情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对于现在的毕业生,这确是关键。”学长的谆谆教导渗入我们心底,在这个学校大发展的优良时机,我们应更加努力。
一个小时多的交流终是太短,但这位年轻有为的生物教师,他勤奋刻苦,孜孜不倦的身影却已在我们心间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名副其实!兢兢业业的工作,真诚无私的奉献,这就是方淳学长最真实的写照!
【方淳】
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学生物教师,我校95届生物专业毕业生。擅长资优生的培养, 2003年、2007年2次辅导学生参加国际中学生生物学奥赛获金牌,辅导的学生获省级以上奖励有206人次。注重教育科研:近5年来有9篇论文发表或获奖;主要负责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的课题获省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市一等奖1次;主编、参编各种教材和教学用书18部,共计210万字。课堂教学轻负担高质量,深受学生喜爱和家长好评,先后10余在省市开设展示课和教学讲座。由于各方面的出色表现,先后被评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教坛新秀,杭州市“十佳”教师、杭州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杭州市青年英才、杭州市“十佳”优秀青年教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