颔首杏林与坚韧同行
——访诸暨中学副校长余全利校友
她,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她,孜孜不倦地置身教育事业20余年。然而,看似平凡的她却有着令人折服的内在气度,简约的着装风格,清雅的谈吐,使她不由得充满了亲和力。浙江省第十批特级教师、诸暨中学副校长余全利学姐,她为我们杭师学子做出了榜样。为人师表,不骄不躁,踏实耕耘于杏林,为之散发出自己所有的热量。“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学姐将这几个简单的字,真正地落到了实处,采访期间,学姐跟我分享了许多她不同时期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
坚韧品行,文学天赋
良好的成长环境可以濡染一个人,对其品行的铸就有促进作用。可是在有些时候,人本身的一种素质,也可以由内而外的左右一个人的发展。没有优越的外部条件,却依旧能够熠熠生辉。
上个世纪60年代,余全利学姐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小学时,家里没有童话书,没有连环画,就连课业也很浅显。在安平小学,班里稀稀朗朗的十几个学生。“当时大家都不注重读书,平日里家长总是忙尚小的弟弟,中午还得提前回家做饭。”这一切,在我们90后大学生看来,真的有些不可思议,而学姐确确实实地经历了。交谈中,余全利学姐眉眼中露出一丝恬淡,她说:“相比于村里的其他孩子,我还是有些优势的,那就是我父亲对我的影响。”学姐的父亲爱好书法,通晓历史,常常跟她们姐弟几个讲三国、水浒中的一些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结局耐人寻味。随之同时,学姐像似与生俱来就拥有文学天赋。在之后的学习生涯中,不曾刻意强化,也没花费太多时间,而她的语文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
1985年9月,余全利学姐进了高复班。面对着20比1的极低录取率,以及家里的条件限制,学姐咬紧牙关,决定背水一战。期间,她埋头苦读,把目标锁定在自己颇为喜欢的文科上。于是在第一学期末的春季招考中,她距离绍兴文理学院仅4分之差,这着实令学姐信心倍增。次年夏天,余全利学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
坚韧与刻苦成为她迈步于荆棘的最好武器,拥有文学天赋的她,宛如沙层下的赤金,光芒微露。
选择杭师,乐在其中
在一个人作出选择时,或许会有千百个理由敦促着他,但是这所有理由中有主次之分。必定是先为自己,再者是为别人,正所谓人之本性使然。
当谈到为什么选择师范类院校的时候,学姐毫不掩饰地说:“那时候的想法很实在,并没有带着报效祖国,广栽桃李的壮志。而是单纯地出于为家中减少负担,因为师范生受到国家培养。当然不可否认,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和学生在一起,她是快乐的,只要站在讲台上,学姐就觉得四周洋溢着一种满足感。
岁月如梭,一晃眼,离开杭师已经21年了。余全利学姐理了理思绪,回忆道,“大学时,中文系的我顺利成章地进了繁星文学社,做一些编辑工作。是不是将自己的感慨写成小诗,多次发表在文学社的刊物上。”记忆中,学姐还积极组织兴趣小组。借用翠苑小学的教室,教学生画画、唱歌,以及其他各类学科。其中的喜悦,只用微笑和汗水来带过。
证明一个选择的正确与否,是一个过程,无形之中你开始享受汗水换来的快乐。可你却不曾知晓,你已经喜欢上了这个选择,也许捕捉不到任何痕迹,但发自内心的怡然,就是最好的见证。
角色褪变,收获成功
成功是所有人都渴求的东西,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去获取,而这其中需要不断地努力,去舔舐逆境造成的疼痛。俨然,它包括角色褪变的困苦与不适。
先前,余全利学姐只需要把握好语文课堂,吸引学生。而她精湛的授课水平,亲和的形象,以及一套“以理服人”的教育模式,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她对学生总是充满浓浓的关爱。当学生犯错时,学姐会单独和他们沟通,并站在他们的角度,理性分析问题的利弊。学姐从不体罚学生,她说,“其实讲道理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改变他们的意识。心里服气了,便不会再犯错。”在学生们的眼里,余全利学姐不仅是一个值得敬佩的老师,更像是一位慈爱的母亲。
近来几年。学姐在教学的同时,还要承担副校长的职责。她负责科研方向,前后发表了9篇论文。学姐认真落实青年教师的培养的工作,开创了师徒互助方式。去年一年,为了提高自己,她花费很多心血备课、模拟,最后成为了绍兴地区唯一一个获“浙江省第十批特级教师”荣誉的中学教师。学姐此后还说道:“从事行政工作以后,更加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妥善人际关系是一门必修课。
踏实而低调的工作态度,让学姐克服了种种挫折,在角色转变中收获成功。
寄情母校,传授心得
同是杭师人,不管身处何地,心中总有解不开的母校情节,面对我这个来自母校的学妹,余全利学姐以她的经历和感受,告知了我一席话。
正视现今在校大学生,学姐说,“现在的学生最缺的就是刻苦学习的毅力,都抱着不劳而获的想法。要知道有失方有得。”随后,针对师范生就业路途变窄的现状,学姐提供了一些建议。衡量一名教师的水平不仅要依靠学生的成绩,更多的是教师的个人素质,而这些素质包括:普通话水准,外貌形象,交际处事、课堂掌控能力,以及了解学生心态,吸引学生的课堂魅力。而四年的大学生活可以让我们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珍惜在校的分分秒秒很必要。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矣。学姐以自己独到的教育模式,启示我们对待学生要:理待。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的分析问题关键。让学生打心眼里服你,那么你就成功了。其实做其他事也同样道理,方法得当便可事半功倍。
采访最后,学姐表示对母校的深深祝福,看着杭师大的飞速发展,她十分欣喜,并引以为傲。相信在未来几年、争创一流综合性大学进程中,也定能取得胜利,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