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3日下午,当我们来到学军小学校长办公室时,杨一青校长正在忙碌地处理公务,见到我们的来临,他亲切地迎接了我们。在一番简短的自我介绍以后,他开始接受我们的采访。
杨一青校长一听说我们是来自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学生,显得十分高兴且感慨。他表示:“杭州师范大学已经有111年的历史了,但是杭师大真正的根就在教育学院,我作为当年的杭州师范学校的一名学子,也见证了杭师50年的历史。”经过杨校长的回忆,当年的杭师主要分为三个部门,分别是师范部,函授部和小学部。青年时代的杨一青校长非常优秀,经常为一些文化知识相对薄弱的老师开设公开课,帮助他们进修,一个学期的开课数量达到二十节之多。在他以及函授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许多非师范毕业的在职小学老师丰富了文化教学知识,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职业生涯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杨一青校长认为,师范生的见习实习是非常重要的,1957年至1960年间,他就读的杭州师范学校曾开设附属小学部,也就是学军小学的前身。“师范附小的地位在于示范性,是当地小学教育工作的榜样。”1960年4月末,他来到附小实习,还没毕业,就因为出色的表现而被附小聘用,并在附小,即后来的学军任职了一生。
老师们评论杨一青校长:“一辈子在一个地方干了一件事”,他教书育人,学生遍布五大洲,让学军小学成为“小学校长的黄埔军校”,他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学生,为社会不辞辛劳地发光发热。杨一青校长告诉我们,如果你选择了师范教育,你就要爱这份育人的工作,并时时刻刻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教师的准则,树立终身从教的观念与“立德树人”的志向。而杭师大现在进入了一个很好的发展阶段,作为杭师学子,我们更应该珍惜在杭师学习生活的时光,为将来走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杨一青校友与学生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