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李叔同写下中国第一首合唱曲《春游》,开创近代中国多声部歌曲写作先河
学校举办“纪念中国合唱百年暨李叔同学堂乐歌演唱会”
合奏《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歌》
省市领导观看演出
省市领导夏宝龙黄坤明等与演出人员亲切握手
今年5月是我国第一首合唱曲——《春游》(李叔同作词作曲)诞生100周年。为纪念中国合唱百年、缅怀李叔同对中国音乐的贡献,5月20日晚,由我校主办的“美意延年——纪念中国合唱百年暨李叔同学堂乐歌演唱会”在玉皇山校区举行。活动由我校美育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音乐学院、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联合承办,以纪念和缅怀李叔同这位在近代音乐史上做出突出贡献的艺术先驱,彰显弘一大师艺术的永恒魅力。
省领导夏宝龙、黄坤明、葛慧君、赵一德、郑继伟、盛昌黎,省政府副秘书长李云林,市领导许勤华、翁卫军,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文化厅厅长金兴盛等出席演唱会。浙江省、天津市和杭州市的有关嘉宾受邀出席,其中包括李叔同的孙女、杭师大弘丰中心顾问李莉娟和李汶娟。校领导崔鹏飞、叶高翔、黎青平、张志军、郭清、郝敬习、王利琳、何俊,党委委员金波、校长助理袁成毅以及原校长林正范、原副校长丁东澜等一同观看了演出。
李叔同自1912年秋始担任浙江省立两级师范学校(我校前身)艺术教职,以音乐、美术为主要途径推行美育。1913年5月,李叔同在学校美育刊物《白阳》上发表了其作词作曲的三部合唱《春游》,这首用五线谱记录的歌曲也是近代中国由国人运用西洋作曲技法创作的第一首合唱曲,开创了近代中国多声部歌曲写作的先河。而在此后的数年间,他创作了36首歌曲,数量占其学堂乐歌总数的一半,质量堪称其歌曲创作的精品。从总体上来说,浙一师时期为他音乐创作最丰硕,也是艺术水平最高的时期,也令他成为一名开风气之先、桃李满天下的艺术教育家。
李叔同在杭州任教时,还培养了如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潘天寿、朱稣典、何明斋、金玉相等众多艺术人才,而他的艺术思想,尤值得后人记取。
李叔同学堂乐歌根据风格可大致分为:爱国歌曲、校歌、抒情歌曲和哲理歌曲等。演唱会上,我校师生对其各类代表作均作了深情演绎:“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装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第七届世界合唱大赛青年混声组金奖冠军队伍、我校“八秒”合唱团将这三声部合唱《春游》再次搬上舞台,把观众带入李叔同的世界。随后,最能诠释李叔同与西湖缘分的抒情歌曲——三声部合唱《西湖》、男女声小组唱《祖国歌》、女高音独唱《隋堤柳》等一一上演。演唱会也分别演绎了充满怀旧情绪的恋歌《早秋》、抒发豪情的《天风》及说明李叔同佛教信仰开始的《月》。由夏丏尊作词、李叔同作曲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歌》,穿越百余年时空,再次激起当代学子的共鸣,以“救国、兴国”为已任,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追求,以“与时俱进、争创一流”为目标,造就了我校独特的人文精神。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婉转悠扬,晚会在《送别》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