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logo
寻访校友足迹

2024寻访校友足迹①|沈钧儒法学院2007届校友池彩红

发布时间:2024-09-03 浏览人数:212 文章来源:

2024年7月5日,我校沈钧儒法学院暑期“寻访校友足迹”实践小分队前往杭州市临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采访沈钧儒法学院2007届毕业校友、现任杭州市临平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法规科科长池彩红。本次采访围绕池彩红校友的大学生活、就业经历、职业感悟与建议三方面展开。

一、“我”与师大

采访伊始,志愿者们就学校、学院的宣传册等相关资料,与池彩红校友进行交流。看见宣传册上熟悉的教师名字,校友倍感亲切。池彩红校友回忆道,2003年,她进入我校法学院学习,彼时下沙校区刚刚投入使用,黄沙漫天。前往镇中心的交通方式也比较少,大多采用步行、骑自行车或者乘坐老式面包车,不像现在有比较方便的地铁。在校期间,池彩红校友参与勤工俭学,帮助教务科老师进行日常工作,从中学习到了办公软件的使用;参与校图书馆关于“建设发展电子数据库”的工作,并作为学生代表,前往北京等地与各大数据库商进行对接,这也为她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此外,池彩红校友积极参与“寻访革命老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撰写的相关调研报告,获校优秀。2007年,池彩红校友获“优秀毕业生”的荣誉。

二、多尝试、多积累

“多尝试、多积累”是池彩红校友向志愿者们介绍了自己的就业经历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毕业后,她进入企业从事与电子数据库有关的工作,尽管这份工作相对比较自由,但她的内心仍然想要从事一些与自己大学学习专业相关的工作。于是在2012年,她顺利考到社区,接触崭新的领域,学习积累新的经验。秉持着想要提升自己、更好地运用法学专业内容的初心,池彩红校友选择考公,并在2013年成功上岸,进入到当时的余杭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科。后在体制改革的的大背景下,成为市场监管局法规科的一员,从事与行政处罚、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听证等相关工作。从企业到社区、再到市场监管局,对于池彩红校友来说,每一份工作都是崭新的内容、崭新的尝试,她在其中在不断地进行学习和积累,在不同的岗位上不断地成长,并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能够实现自己心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那条路。

在提到对现任职业的感触时,池彩红校友更多的通过具体的法规、案件为我们展现了她的日常工作以及所遇到的问题。比如,她提到“电影票退票、改签类纠纷的主管部门”,在生活中,很多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想当然的认为其主管部门为“工商部门”遂来找工商部门,然而实际上是“文管旅体局”。在这种认知偏差下,加强普法宣传,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学法、懂法、用法不仅是法规科的职能目的之一,还是她作为一个法律人的心之所向。

三、理论实践相结合,培养法治综合运用能力

池彩红校友也非常关心学弟学妹们,提出“法学方向的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在实践中会运用,要有关联能力、理解能力,培育法治素养”,并根据其自身工作经验给出了几点具体的建议。

1、打好理论基础,培养法治思维

从事法律相关的工作,要打好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培养好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法治思维,提高理解运用能力。理论基础是就业实践的基石,只有将此基石打得足够牢靠,在就业过程中才能更加灵活地将其运用到实际案件地处理中,才能更好地建设起具体实践的高楼大厦。而培养好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法治思维,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才能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进行法律文书的撰写。

2、深化知识体系,提升实践能力

在考公人数剧增的大背景下,提升学历与相关知识能力水平,尤为重要。但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具体实践时比较单薄,因此在一开始进行灵活的运用是较为困难的,应当通过不断的具体实践,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件的处理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3、掌握文献搜集能力,谦虚请教行业前辈

她强调“在刚进入市场监管局时,面对具体的案件一开始无处下手,我便从网络上搜索大量的案件积累经验,但终究是较为表面的,因此,向前辈学习是尤为重要的”。在案件审核的过程中要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思考和学习,在审核案件时不能仅仅就事论事,还要进行多方面的调查。

最后,池彩红校友向本次暑期“寻访校友足迹”实践活动表示了极大的肯定,认为这次活动重新建立起了毕业生与母校之间的联系,让每一个杭师大毕业生“回家”了!

校友简介

池彩红,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2007届优秀毕业生,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法规科科长,浙江省市场监管系统普法讲师团成员,杭州市市场监管系统十佳审核能手,临平区市场监管法治教育基地创建人、负责人,临平区人民检察院特邀检察官助理,临平区企业行政合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