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logo
寻访校友足迹

2024寻访校友足迹④|马克思主义学院2008届校友陶志伟

发布时间:2024-09-03 浏览人数:346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润砾成珠”——砂石落入珍珠蚌,经过长年累月的磨砺,打磨成一颗光彩夺目的珍珠。这是春蕾中学校长陶志伟的微信名,也是他的教育信条。一方面,“润砾成珠”是通过自己努力,让自己这颗沙子成为珠子,实现人生价值;另一方面,“润砾成珠”也是老师浸润学生,培养他们成人、成才。在这一个多小时的访谈里,陶校长以其和蔼可亲、幽默风趣的人格魅力向我们展示了师者的修己与教学之道。

忆母校深情,承“精进”精神

回忆母校,陶校长感叹“杭师大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啊。咱们杭师大把这种‘精进’的精神传承得很好,一直在不断地努力。”从文一路到下沙再到现在的仓前,校区规模越来越大,正反映了学校不断地“精进”。“真希望咱们把母校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好的资源给它利用起来。”

回忆恩师李淑杰老师,陶校长认为她的“情怀”对自己影响最大。尽管李老师执教时还非常年轻,但是非常地敬业和用心,对学生的关怀不仅体现在学业上,还体现在生活细节中。即使是多年之后回忆,陶校长觉得恩师的这种“情怀”也能够让自己在疲惫的时候精神为之一振

重视沟通技巧,凝聚家校合力

提及从教初期面临的困难,陶校长认为是学会“如何跟人打交道,比如说跟孩子、跟老师、跟家长打交道”。现在家长和老师之间客观上存在年龄差距,沟通磨合需要一定的技巧。陶校长举例自身是70后,而遇到的这些家长大部分是80后或者90后的,与70后肯定不一样,因此需要花时间学会如何与家长打交道,从而形成家校合力。

但是陶校长随即欣喜地说,他当年的难题现今在母校已经得到解决,“咱们杭师大针对师范生的培养也在不断‘精进’。让师范生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马上上手。”比如除了重视学科知识之外,还开展实操课程,进行班主任技能训练、师范生技能竞赛等。“咱们杭师大现在都已经在未雨绸缪地给你们武装好,你们一走上上工作岗位,就可以得心应手。”


创设情景,做幸福的“守花人”

陶校长的教育理念是做幸福的“守花人”。其中“幸福”作为一种心理的体验,需要能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孩子切身体会。“比如说孩子生日的时候给予他一句话或者一个拥抱要来表达祝福。”正如我们一走进春蕾中学的大门,就可以看见醒目的生日祝福,让学生们在校园里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体会到满满的幸福感。

谈及“好老师”应该和学生建立怎样的教育信任,陶校长认为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是“严师出高徒”,而现今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更加收放自如。陶校长称这种关系为“亦师亦友”。即学生需要老师指导、帮助的时候,老师能够及时扶持。学生需要老师成为知心人的时候,老师能够为他们提供情绪价值、满足情绪需求。

激发潜能,启发上进心和自驱力

陶校长在近20年的教育生涯中提炼出了培养人的三层境界:第一,为学生安身立命打基础;第二,为国家兴旺发达育栋梁;第三,为社会文明进步添动力。陶校长提出依据此三境界为学生提供指导的关键是激发出其主体性。比如当下的“躺平”等现象的出现,究其根本是没有做到为学生“安身立命”,没有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自身的特长发挥,才能够达成第二层和第三层境界。

他认为,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也在于如何把孩子内心的上进心和自驱力启发出来。无论老师还是家长发挥的都是主导性,但是重点在于把孩子的主体性发挥出来。“其实每个孩子都拥有极大潜能。而教师需要给孩子指明一个方向,然后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把孩子的内驱力和上进心激发出来,让他沿着适合他的道路更好地前行。”老师的作用就是当孩子在前行的过程当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地给予引导。

陶校长喟叹道:“如何让孩子的主体性得到发挥确确实实是个大学问。”因为千人千面,针对每个学生都不一样。基于此,陶校长鼓励师范生夯实理论基础,“日常学习的一般性理论功底越深厚,针对日后教学实践中个体特殊性的问题的解决就会更加游刃有余。”

为党育才,做心有大我的教育家

关于新时代教育家精神,陶校长针对“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讲述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一份个人的职业,更是为党育才、为国育才的伟大事业。教育有三层属性,第一个是政治属性,第二个是战略属性,第三个是民生属性,其中政治属性最为关键。他认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只有从更高的政治站位来理解教育,才会自然地生发出对教学的情怀和情感,对教育发自内心地喜欢,也就会努力教学、用心育人。陶校长基于自己个人的亲身经历提出,教育不仅仅是帮助孩子们的事业,也能帮助孩子们所在的家庭的事业,他真诚地说“因此我自己也有个目标,要往教育家的方向去努力。”

寄语师范生后辈

在教师职业规划方面,陶校长提出,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合格、胜任、骨干、优秀、引领。在合格阶段,陶校长勉励师范生们“大学期间尽可能多学多练,一出来没到一年就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在此基础上,通过完整地带完一届学生达到“胜任”,再经过35年成为骨干教师乃至优秀教师。“引领”就是最高阶段,即教师以自身的教学经验带领其他老师的发展。

陶校长提出,师范生在大学阶段最应该注意的是深化理论基础。正如汉字“尖”,上半部分是“小”,但下半部分是“大”。“我们要做得出类拔萃,基础一定要广泛、深厚。”他勉励后辈在校期间,不仅要关注自身学科知识,还需要涉及多方面领域,比如关注最新的科技发展情况和民生实事等。在大学阶段,“学习”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还应该扩展到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等多个方面,让自己身心丰盈,享受一方更广阔的天地。

校友简介

陶志伟,我校2008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浙江省杭州市春蕾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讲习教授。曾获得全国首届教育硕士优秀学员、浙江省践行陶行知思想先进个人、浙江省导读先进工作者、杭州市第九届教坛新秀、杭州市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主持省、市级课题若干项,多篇教研文章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