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2024年8月9日,为了增进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情感联系,传承母校的文化和价值观,以及通过校友的成功案例,为学弟学妹们提供生动的学习材料,马克思主义学院“情系校友访贤筑梦队”寻访校友实践小分队在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对我校1996届校友,正高级教师王国芳老师围绕求学、从教和感悟三方面展开了访谈活动。王国芳老师以其风度翩翩、和蔼可亲的人格魅力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向实践小分队成员阐述了自己对于母校的回忆、对于求学和从教的经验和建议以及对母校的美好祝愿。
拾忆篇
“勤奋读书,踏实做事”
王国芳老师是在1992年考进杭州师范学院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专业的。回忆起母校的点点滴滴,有学校旁边的涓涓小河,有阡陌纵横的农田和一望无际的旷野,还有最常乘坐的公交车…王老师面带眷恋的微笑,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温馨的母校画卷。谈到印象最深刻的事物,王老师笑着说:“最深刻的,譬如说食堂里面的红烧肉,还有肉包子,当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或者不去吃饭的时候,大家就会请一位同学去买一大堆包子过来…”老师幽默轻松的口吻中承载着对大学生活的无尽眷恋。随即王老师提到,“那个时候无论是高中老师,还是大学老师,其实就如何学习这一块,没有像现在这么重视。所以当时我到工作岗位上的时候,对学生这一方面的引导就会比较注重一点。”王老师认为,读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大学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宽松,所以“书还是要自己读”。他提到:“当时我们到大学里之后,有位老师给我们上课,第一节课开始给我们讲了一句话,说你们到这里读书,我课堂里边能教给你们的东西不到百分之五,还有剩下来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东西,是要到图书馆里面去自己学习的。”除了要多读书之外,王老师还强调了要脚踏实地地努力。在那时,王老师还喜欢写一些文章。“我觉得大学生活期间做的一件一件小事,可能当时做了也就这样过去了,但是回过头去看,就都变成了自己的财富。”他认为,成绩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在工作上,“做得踏实一点,做出一些成绩来,让别人能看到,那么慢慢的人家对你的看法肯定就会有所变化。”“求学期间,我们踏踏实实地去努力、去付出,那肯定是没错的。而且这也是我们个体成长过程当中最基本的一条路径。”
从教篇
“小课堂,大社会”
提及如何看待学校里各种组织、社团以及活动跟学习之间的关系,王国芳老师认为,参加这些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而且这种方式的学习跟现实生活的联系更紧密一些。“我们现在不是强调小课堂、大社会吗?如果我们把这些锻炼活动本身看成一种广义上实践的学习,那么其实无所谓怎样配合。”“但是这里面如果一定要分成两类的话,那我觉得我们到了大学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参加或者组织活动,包括各种展示和比赛,有条件的还是要尽量参加,因为这个过程可以使我们的能力得到更加全方位的锻炼。”可见,王老师十分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素养一定要在活动实操当中才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成长是自己的事情”
谈到对教师职业的认知,王老师认为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分数的问题,更是要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他认为,“成长是学生自己的事”,老师的作用就是引领学生怎样更好地自主成长。“我们不是把这个东西放在学生面前,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王老师将其总结为五个“自主”:自主发现、自主展示、自主识别、自主教育、自主体会。王老师认为,“如果只是我们讲,学生听了课之后做题目,做了之后考试,那他们永远不会学习的。”
成长是自己的事情,不仅仅是对学生而言,对老师而言也是如此。“我们要让学生能更好地自我成长,首先我们老师要自己能够成长。”王老师提到,要立人,先立己。“你把自己给成长好了,就是对学生的最大的负责。”首先就是“怎样期待别人,就怎样期待自己”,即站在多方面考虑,比如自己做学生时喜欢怎样的老师,自己就努力成为那样的老师;自己身为家长时希望老师能怎样,自己就怎样做;希望同事对自己怎样,就怎样对待自己的同事。这样,“学生也满意了,家长也满意了,同事也满意了,那当老师这个过程当中幸福感就会拉满”。
感悟篇
“学习是与世界、他人和自己的交流与对话”
王老师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是我们学生需要提升的关键能力之一。对此,他将学习能力概括为三个方面——与世界的交流和对话、与他人的交流和对话、与自己的交流和对话。
首先是与世界的交流和对话。“我们如果要提高与世界交流和对话的能力,那光在课堂上肯定不够,还要走出去,更多地接受社会、了解社会。”他提到,学生们自主开展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很好的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其次是与他人的交流和对话,“那就是我们怎样处理跟老师的关系、跟同学的关系”,要尽可能多地与他人打交道。
最后是与自己的交流和对话,要“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除此之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深度挖掘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很重要。王老师强调,“笼统的兴趣爱好,那可能每个人都会有,但是这里我想说的兴趣爱好是相对比较坚定、专一的。比如我会为了这件事去看很多书,做很多事。”王老师还深入列举了自己当初创办白马湖网站的例子,虽然时间花得很多,“但我没感觉到有心无力,就觉得做这个事情很有味道”。从网站到博客,再到公众号,王老师身体力行地向我们阐述了挖掘自己兴趣的重要性。
校友简介
王国芳,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思政教研员。1992-1996年就读于杭州师范学院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专业,1996-2018年任教于浙江省春晖中学,2018年调到省教育厅教研室工作。为浙江省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高中思政组组长,浙江省教育学会中学思政教学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特约编委、《教师博览》签约作者;全国优秀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师,获中学教学参考期刊集群创刊50周年优秀作者“特别贡献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2年度优秀作者。主持省级及以上课题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1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做个爱思考的教师》一书,主编《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思想政治(2021版)》《浙江省学科教学关键问题研究丛书高中思想政治》等书1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