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7日上午,绍兴市上虞区城南中学历史教师、2016届历史(师范)专业校友夏欣受邀接受我校人文学院暑期“寻访校友足迹”实践小分队成员采访。在采访中,夏学姐分享了许多在师大的经历以及从事教育工作的心得体会,让人受益匪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夏欣学姐在回忆自己选择历史师范专业的心路历程时提到,高中的生活对她以后的职业规划有很大的影响,命运的齿轮在高中便已悄悄开始转动,由于受到高中时期历史老师的影响,夏欣学姐希望未来自己也能够教书育人,除此之外,兴趣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在锲而不舍的学习中她不断感受到历史学的魅力,取得的优异成绩也坚定了她学好历史的信心。综合自身兴趣、就业前景、实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学姐最终选择了历史师范专业。
谈到大学时期对学习和生活的安排时,学姐建议“学习的时间要交给学习,生活的时间要享受生活”,要在平时生活中保持持续性的学习,上课时间认真听讲尽量不旷课早退,但是我们也不能把眼光局限于课本教材,对于人文学科,课外阅读的书籍名典也常常会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心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出教室,放下书本,旅行是夏欣学姐大学时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博物馆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地,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她发现,课本上的知识和博物馆展览的许多内容是能够一一对应起来的,历史也由此显得生动。夏欣学姐提到,向外求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读万卷书”固然重要,而“行万里路”同样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在实践中丰富阅历开拓眼界,使人终身受益。
在对学习方法的建议上,夏欣学姐分享,期末考前的两周到四周,是需要牢牢把握的重要时间段,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期末复习,对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理解和吸收,内化于心。
恪守师道,教学为本
夏欣学姐在采访中谈到,作为一名师范生,经过专业课程的锻炼,应当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自信,在从事教育工作时展现出自己的专业性,真正“把自己当成一名老师”,尊师重教,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自己的师道尊严,同时也要注重专业素养、教育教学方法的培养。
在采访中,夏欣学姐还分享了她班主任的经历,感叹“当班主任是个技术活”,特别是对于年轻的老师而言,在家校联系等方面缺少经验,容易遇到困难。面对这些问题,夏欣学姐也提出了她的心得体会,首先是需要做好班主任的本职工作,其次是教学质量过硬,以及协调好各个任课老师等,作为年轻老师,虽然在这一方面的经验积累不多,但是夏欣学姐满怀热忱,严谨教学,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带领班级欣欣向荣。
“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和在工作中的技能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夏欣学姐以教材研究为例,在学校里,注重的是学会知识点,而在工作中,则是要想方设法教会学生,需要复杂的教学技能,而这些技能是需要在教学生活中慢慢培养形成的。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基础等课程都是师范专业的必修课,当我们带着这些知识开始教学工作时才会发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针对不同特点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并不会在教材上完全罗列出来,这需要老师细心摸索。当然,但这也并不是说我们大学时在书上习得的知识毫无用处,夏欣学姐提到,自己在备课时,有时也会结合大学时课上教授说过的某一句话,以适合高中课堂的讲解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知识并不是割裂开来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是技能离不开实践,需要在工作中一步一步养成,行远自迩。
勿忘初心,行稳致远
当被问及对未来希望成为老师(从事教育行业)的学弟学妹们的建议时,夏欣学姐提到了四个字——“不忘初心”。每个人选择成为一名师范生,都有自己的初衷,都怀揣对未来从事教育事业的憧憬,老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但是我们还需要认识到,老师并不是轻松的职业。夏欣学姐提出,“当老师的前三年是特别重要的”,是一名新老师教学风格形成、站稳讲台的关键时期,需要好好把握,做好辛苦工作的心理准备。既然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与使命,就需要践行责任勇敢担当,不忘初心不违本心。
教科研工作是夏欣学姐提到的需要重视的另一方面,包括课题研究、论文发表、优质课评选、公开课活动、学术交流会等内容,教科研能够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育理论和实践,提升教学质量,是日后教师工作生活中值得高度重视的活动。
对于大三大四面临毕业找工作的同学,夏欣学姐结合自身的体会提出了一些经验与建议,师范生们需要扎实准备教资考试,获取教师资格证,重视校招的机会,密切关注当地教师招聘的相关公告。除了校招,许多学校还有面向社会的招聘,社会招聘需要准备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的笔试考试,这与准备教资笔试考试时的内容大体契合,因此,更需要师范生们在准备教资时就打好基础,做好准备,行稳方能致远。
校友简介
夏欣,2016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121班,现就职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城南中学,担任历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