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有这样一位教育工作者,他以扎实的专业知识投身教学一线,又凭借卓越的管理才能助力学校发展,他就是我校2014届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校友黄泽众。6月28日上午,我校数学学院“寻访校友足迹”实践活动小分队对他进行了专访,深入了解他从数学教师到教育管理者的成长历程与教育理念。
谈及数学教师与校长的区别,黄泽众校友有着深刻的见解。他认为,数学教师的工作更纯粹,专注于知识的传授与学生个体的学业成长;而校长则更注重统筹全局,需要从学校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协调各方资源,规划学校发展方向,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在任职过程中,黄泽众校友指出他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德育问题和学生心理问题尤为突出,他特别指出:“尤其是校园欺凌现象,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和谐氛围。”对此,他强调培养专业团队,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保障的重要性。他坚信,只有构建安全、温暖的校园环境,才能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黄泽众校友将其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重要层面。前者蕴藏于校园的建筑颜色、花草树木、校徽等细节之中,这些元素构成了校园独特的外在形象;而精神文化则更为深远,踏入校园,校园墙上展示的师生活动照片、晨会中的展示内容等,都传递着学校的精神内涵,培养着师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校园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当被问及如何走上教育管理道路时,黄泽众校友分享道,校园发展的需求与大学时期在学生会的经历,培养了他出色的策划和组织能力,这些都为他在教育管理岗位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顾职业生涯,黄泽众校友认为重要转折点往往伴随着失败的经历。但他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换角度看待问题,及时调整策略重新出发。这些经历不仅没有成为他前进的阻碍,反而让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实现了自我的成长与突破。
最后,黄泽众校友对学弟学妹们寄予了殷切期望。他强调,大学期间仍要重视绩点,将专业课学习当作未来职业生涯的蓄力与积淀;同时,要注重培养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增强共情能力,提升解决问题和调和矛盾的能力。此外,在求学过程中,要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鼓励支持,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从数学教师到教育管理者,黄泽众校友在不同的角色中始终坚守教育初心,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担当。他的经历和见解,不仅为教育同行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也为年轻一代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