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logo
校友之窗
校友风采
校友刊物
师大情缘
校史钩沉
廉洁宣传

王伟勇

发布时间:2010-11-20 浏览人数:1702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访我校优秀校友、新昌中学校长王伟勇
黄江棋  慈黎炜
王伟勇简介:浙江新昌人,中学高级教师。1986年9月考入杭州师范学院历史专业,1990年7月本科毕业,分配到新昌鼓山中学任教,历任政教处副主任、主任。1999年8月调入新昌中学,历任校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2004年11月起,任校长兼党总支书记。7次被评为年度校级先进教育工作者,2次被评为县级先进教育工作者,2001年4月又被县总工会授予“新昌县模范职工”称号。2004年起任新昌中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2006年4月,当选为全国青少年劳动技术教育发明创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获全国劳动技术教育优秀教师,“绍兴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新昌名迹多,登览景偏幽”这是李白歌咏新昌大佛寺的诗句。新昌,作为中国早期的佛教胜地,用它那千年的虔诚,庇佑着这块神圣的土地。佛在心中,心底有佛,原是一种虔诚,又是一种教诲,正是这种气息深深的影响了这里世世代代的人。这种感觉在我们见到王校长后便更加深刻清晰了,正印了那句话,“地杰人灵,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新昌中学校环境优雅,校园内无处不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浅浅的草香,望着那庄严的国旗台,那整齐的校舍,那干净的林荫小道,我们想象着王校长的样子,他一定和这美丽校园一样有一种儒雅、淡定的气质吧?终于见到了王校长,果不其然,他的儒雅、亲切与真诚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聆听一段故事,感受一番人生,2个多小时的亲切交谈,在我们心里留下了八个大字“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昨天的故事
  时光飞逝,已快过去20年了,回忆起大学里的那段青葱岁月,王校长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慢慢地回忆道:“因为热爱,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历史专业,它使我为今后能一生很好的育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论过去还是将来,我都不曾也不会后悔。”他深情地感慨着:“因为团结,我一直和班里的同学以及老师相处的很好,我们的感情特别的融洽。”一昔同窗情,20年依旧,学长珍惜着这份如此真挚的情感,人生如他,知已,乐已。
  谈起大学的学习,王校长有自己独到的经验。“在大学里,5%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而95%是靠自己要来的”,这是王校长刚进大学时就钻入他耳朵的一句话。因为牢牢地铭记住老师的教诲,学长一有空,便在阅览室中看书、看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从书中他获得了更加丰富的见识与学识。面对我们这些刚走过茫然的大一生活,对于大学的学习仍有许多困惑的学妹们,学长给母校的教育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学长建议说,杭师大在建设省内乃至国内综合性一流大学的路上,不仅要在学科建设中实现跨越式的飞进,而且在育人体制,生活管理上都要不断完善,打造属于杭师大的独特优良风气。他说,学生在跨入一所更高学府的门栏时,都会被美好的憧憬遮蔽本该需要实质性的思考的问题。这时就该是学校发挥第一笔力的时候,让新生在暑假期间就对学校有一定的了解,明白自己在今后的校园里要干什么,是来干什么的,并对自己进行一个短期和长期的规划。他说不论大学还是高中,它本身就是学生素质、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过程,所以,大学更不能与高中脱离的太多。这种思想,从每一位刚进新昌中学的高一学生的身上就能很好的体现。现在每年暑假新昌中学都会让新生进行社会实践,对他们进行提前教育,增加他们进入高中的熟悉感和自信心。这种体制,与大学接轨,也体现了新昌中学的特色。
  谈起大学最难忘的记忆,学长笑着告诉我们那就是参加体育活动和歌咏比赛了。那时,与物理系排球比赛所取得的好成绩和歌咏比赛的特等奖让他们班里的每一位同学更加团结一心,同时,学长也因此与排球结下了不解之情。在此后的岁月里,学长带队参加了新昌县组织的8次教师排球比赛,其中他所在队就6次夺冠。尤其是在进入新昌中学任教后的03年,创造了新昌中学18年后重夺冠军的辉煌,王校长说到这,无比的开心与自豪。他说,不仅排球,新昌中学的教师篮球也连续夺冠,创下佳绩。正是这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对这些文体活动优点的全方面认识,在当上校长后的他更加重视文体活动。他常常告诫每一个学生要有一项自己擅长并终身喜欢的活动,这样使学生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享受人生的欢乐并对自身价值观有更好的理解。
 
 
今天的成就
  继2007年新昌中学诞生了省文理科状元后,2009年陈昱嘉同学又以实考703的好成绩获得浙江省高考文科状元。而新昌中学更是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的称号,在浙江省里获此殊荣的只有2个单位,这在一个县级地区是多么不容易和多么光荣的一件事啊。但是,在如此多光荣称号的光环照耀下的却是一颗最最谦虚和敬畏的心,王校长把如此骄傲的成绩归功于前几任老校长的沉淀积累。他说这都是前人已创造了一个高的平台。但是尽管如此,这些在他当上校长后继续创造的辉煌成就却是有目共睹的。
  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到中层干部再到如今受人尊敬的校长,王伟勇学长实现了一个破茧成蝶的美丽转变。
  他对教育、对学生始终怀着一颗真诚之心,从未忘却对全校学生的深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他当上校长后,他对教育的思考更加深入,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也更加的深刻和有内涵。他说,社会浮躁,但学校不能浮躁,做教育的人不能浮躁;他说,要真心做教育,做真正的教育,做教育的真人;他说,教育要做到实打实,必须依靠学生、老师、领导的三重努力,同时尽可能的按照教育的规律来处理学生的学习问题。因此,王校长很注重发展校园文化,德育教育和创造发明,使学生在进入高中,进入大学之前能力得到提升,潜力得到挖掘。这对一个学生将来的发展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自信、没有价值,就没有存在的闪光点,就不会对国家有贡献感。王校长指出:人不能选择出生,但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学校要用文化引领教育发展,滋养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学校变成学生弥足眷恋的精神家园。
 
 
明日的期许
  在新昌中学伴随风雨走过80年的期间,杭州师范大学也走过了峥嵘的百年岁月,而王校长也是这段历史的一位见证者。在新昌中学取得优异成绩的背后,王校长自知戒骄戒躁,期待着在全校师生团结一心中引领新昌中学进入社会的前沿,成为众多学校学习的一个榜样。也许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时间会证明有魄力者有天下。
  对于如今正在建设省内乃至国内综合性一流大学的杭州师范大学,学长对于杭师母校的人才培养有了他科学的建议与意见。他希望,杭师大能在建设一流硬件设施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师人才这些软件设施。尤其是师范类专业,要加强基础教育、加强自身建设,同时与下面基层的学校进行沟通,倾听基层学校对老师最真心的要求。他说,培养教师人才也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
  站在学校管理者的角度,王学长的建议真诚而又迫切,他将领导新昌中学走向更辉煌的明天,也必将心系母校,伴随母校脚步共同见证师大的未来。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王校长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校长的睿智,谦逊和亲和,以及对学生深深的情感。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会继续着自己的坚持与努力,执着的追求,无私的奉献。我们相信,他会用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身体力行的来培育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学生与社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