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想,有激情,有责任感,人生充满挑战,探索永不止步
“有梦想,有激情,有责任感”,这不仅仅是阿里巴巴商学院创办之初的所弘扬的学院精神,也是张修明学长一直以来鼓励自己的,张修明学长的学习经验与大学生活,包括他不断探索,时刻怀抱梦想的人生态度,都让我们受益匪浅。
二零零四年,怀着一颗忐忑的心,张修明学长来到了杭州师范大学,那时候阿里巴巴商学院还没有成立,张修明学长还是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生,前三年的大学时光他尝试了学校里的许多社团与学生工作,谈起校园生活,学长眼里满是喜悦,他与我们分享了他第一次组织活动,他第一次代表阿里巴巴商学院组织并参加学校运动会入场式……而提起大学阶段最喜欢的老师,张修明学长好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郦瞻老师啊,”他有些激动地说,“不知道你们上过他的课没,我当时最喜欢听的就是郦瞻老师的课和马哲课,郦瞻老师上课真的十分有趣,因为你真的能学到很多知识,在他的课上我从来不睡觉,生怕错过了他说的某一个知识点,现在想起来仍然是很怀念那段无忧无虑的学校生活啊”
谈到自己在担任学生会主席的那一年,张修明学长眼里放出了怀念的光芒,那一年阿里巴巴商学院刚刚成立,张修明学长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在辅导员老师的期望下,接过了第一届学生会主席的担子,一个刚刚成立的小院,一切东西都是全新的,没有经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借鉴,“但这也恰恰给了我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特别是领导力和思维能力方面,也给了我足够机会让我放手去做” 张修明学长说到这里不禁大笑起来,在张修明学长担任学生会主席的这一年,他自己构思和构画了整个阿里巴巴商学院学生活动的体系框架,包括一直举办至今的阿里论剑体系,“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我当初设计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第一名的,因为作为一个商学院,我希望我们能明白,在商业体系下面,没有第二名,只有第一名,所以在所有的活动里面,我们只对第一名给予最大的奖励,而其他名次没有奖励,只有第一名才能享受到到资源聚集的优势,因为只有目标第一,才能让吸引力变得更大,才能吸引更多的同学来参与这些活动,增加同学们自主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是像传统的学生会强制同学们来参加活动那样,我们是一个有激情的学院”,其实正是这些在学生会的经历,为2012年张修明学长第二次加入阿里巴巴集团的成功埋下了很大的伏笔。大学毕业之后,张修明学长尝试了很多类型的工作,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迷茫之后,阿里巴巴第一次向他抛出了橄榄枝,那时候电子商务才刚刚起航,抱着一腔热血张修明学长在阿里巴巴的销售处开始了自己为期两年的“天天打120个电话被骂”的生涯,“虽然我做的不错,然后也拿到不错的薪水,但是我发现自己逐渐被销售的思维渐渐固化,我每天所做的就是机械的打电话,我那时候在想自己的大学四年难道只学习了怎么营销吗?”于是他毅然辞去了自己当时在阿里巴巴月薪两万元左右的工作,加入了创业的大潮之中。“失败的很彻底,把我毕业几年的所有积蓄都赔进去了,但我感谢那段时间的失败。”说到自己的创业失败,张学长显得很淡然,“其实失败都是有原因的,因为那次失败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发现了自己的缺点,这让我觉得那次失败其实是我赚到了”那是2012年,是电子商务在国内初露锋芒的阶段,“要说也是运气吧,因为创业是在做电商平台那块的,也刚好那时候天猫初具模型,他们需要拥有电商知识同时也有一定这方面经验的人来帮助他们搭建这个系统框架,所以我投了简历,他们收了。”对于第二次进入阿里巴巴,张修明学长的心态到是十分淡然,他一边向身边优秀的同事学习,一边利用自己曾经在学生会工作的经验与在校园里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成功的在上司出差的几天,初步搭建出“店小二”的培训体系框架,并且得到了上司的认可,“挺感谢自己在校园里的那段经历的,因为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有足够的底气去出色完成工作,这个培训体系现在还是我们天猫“店小二”培训体系的最后框架。”说到这里张修明学长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离开母校也有将近十年的时间了,在这期间张修明学长一直关心着母校与学院的发展,也非常欣喜母校这几年取得成果,在欣喜的同时,他也从一个进入社会多年阅历丰富的学长身份为学弟学妹们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他认为,作为商学院的学子,我们不能仅仅只着眼于实践,特别是大学阶段,人生不能操之过急,要真正认识到上大学的意义是什么,母校学院拥有那么多的资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除了上课外的所有时间去多读书看书,从而在大学阶段逐渐养成一种宏观的系统化体系化思维去看待这个世界。在大学阶段,我们应该努力的去提升自己。大学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特别是我们年轻的一代,更应该去探索,我们商学院的学子们应该是开放,有梦想且有激情的,而我们现在做的所有努力所积累下来的东西,对未来几年,甚至以后的几十年生活,都是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的。
勇于面对挑战,不断提升自己,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折腾”的过程。这是也是一个不断前进的勇士对人生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