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首个国家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启动 2月25日,我校牵头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年立项项目“端粒相关蛋白对人类重大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在杭州正式启动。校衰老研究所所长刘俊平教授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此项目将通过对端粒相关蛋白的研究,从而为人类延缓衰老和控制诸如肿瘤等某些重大疾病带来新希望,为人类找到拨慢“生命时钟”的方法。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副司长彭以祺向刘俊平教授颁发首席科学家聘书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副司长彭以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主任王红阳院士、常务副主任董尔丹,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丁康生,“两院”院士饶子和、裴钢、孟安明、丁健、童坦君,安徽医科大学校长张学军,浙江大学副校长来茂德,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杭州市科技局、教育局的有关负责人,以及来自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北师大和南开大学等参研单位的课题负责人、学术骨干出席了启动仪式。
校党委书记崔鹏飞宴请与会领导专家并作热情洋溢的讲话。校长叶高翔出席启动仪式并致欢迎辞。副校长郭清及办公室、科研与地方服务部、医学部等校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启动仪式。仪式由副校长杨磊主持。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部署,科技部于2006年开始实施的,按照973计划管理。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国家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部署的最高水平的研究计划。这是我校首次、也是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次获得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启动仪式上,项目责任专家、中科院院士饶子和,工程院院士王红阳以及彭以祺、丁康生、叶高翔、刘俊平共同启动“端粒相关蛋白对人类重大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项目。
彭以祺在讲话中代表科技部对项目首席科学家刘俊平教授表示诚挚的祝贺,对我校重视科技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向项目团队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团队牢牢把握项目研究的主线,完善组织管理,全面推进,协同创新;着力推动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促进各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强资金执行和使用的监督管理,确保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任务目标圆满完成。
崔鹏飞在讲话中向在项目申报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关心和帮助的专家和领导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项目的申报成功不仅是杭师大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杭州市教育科技领域的一件大事。杭师大将以此项目建设为契机,重点打造若干个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制高点,进一步凸显我校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学校也将继续加大引进和培养人才力度,继续支持国家级重大研究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叶高翔在致辞中对出席项目启动会的专家与领导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我校获得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这是学校辛勤培育和长期努力的结果。他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项目实施,做好服务与保障工作。希望项目组严格按照计划任务书的要求,在科研方面取得突破,顺利完成项目的各项任务。
首席科学家刘俊平对项目作了介绍。该项目包含4个子课题,将分别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动物模型和某些疾病当中,针对端粒DNA和相关蛋白质(如端粒酶),开展深入广泛的研究,重在揭示端粒相关蛋白在诸如衰老性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分子调控机制,探求新的治疗性分子靶点,为防治这些人类重大疾病提供新的重要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饶子和、丁康生分别讲话。他们对项目启动表示祝贺,并希望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督,确保顺利完成,并希望杭师大以此为平台取得更大的飞跃。
刘俊平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由我校、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5家单位组成。仪式上,彭以祺向刘俊平颁发了首席科学家聘书,刘俊平向中山大学马文宾教授、山东大学徐大为教授、我校丛羽生教授等3位课题负责人颁发了聘书,郭清、刘俊平还向丁健等8位项目专家颁发了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