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logo
寻访校友足迹

2024寻访校友足迹㊻|我校1997届美术学(师范)专业校友吴航飞

发布时间:2024-10-16 浏览人数:174 文章来源:美术学院

2024年8月17日,我校美术学院暑期“寻访校友足迹”实践小分队志愿者前往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学,采访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副校长、浙江省美术正高级教师、我校1997届校友吴航飞。吴航飞校友潜心美术教育研究,为国家与社会培养美术专业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回忆起大学期间的难忘经历,吴航飞校友说道:“下乡采风的经历最难忘记,我们当时是由师大美院精心组织、精英教师带队,到了皖南的西递、宏村和新疆的吐鲁番等地寻找素材和灵感。除了通过写生迅速提升专业水平,优美的自然风光、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风民俗也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阅历。正如古人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下乡采风活动为我们的毕业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师大美院的师资力量与美术教育成就了现在的吴航飞校友。在美术学院大批专业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的教导下,吴航飞校友在大学期间练就了较为扎实的基本功。“江南鱼王”陆琦老师的油画课程、资深教授孔耘老师的国画山水课程、杜巽老师单独指导的篆刻学习等等都历历在目,以至于后来回母校完成在职研究生课程时,吴航飞校友继续选择陆琦老师作为导师。他说:“美术专业能力和教育专业能力并重的培养方案对于美教专业的毕业生影响很大,使我们具备‘一专多能’的美术专业素养、较为宽厚的人文和审美素养、较为宽广的美术教育学科视野,能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艺术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

“五维三格——美术教师从合格到优秀”

对于职业发展,吴航飞校友与我们分享了一个自己的小策略,名为“五维三格——美术教师从合格到优秀”,这个策略曾经在他回母校给学弟学妹们做讲座时分享过。“五维”指的是成为优秀教师的五个维度,分别是师德师风、教育理论水平、学科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三格”指的是教师职业成长的三个关键点,分别是入职教师“合格工程”、成熟教师“升格工程”、成名教师“风格工程”。吴航飞校友勉励我们,如果我们的教师职业生涯经历了这三个梯度的升级转型,就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

吴航飞校友近几年一直专注于一线美术教学,坚持以美育人、全心助力学生成长,对学生有爱心、对工作有责任心,培养了152名学生到中国美院深造;他也喜欢研究教育教学,2018-2020连续三年获得杭州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撰写的30余篇论文在《中国电化教育》《中国中小学美术》等核心期刊发表;出版专著3本、参编教材3本,其中2024年9月将使用的义务教育阶段《影视(含现代媒体艺术)》教材也是他作为核心编写人员一起参与编写的。吴航飞校友曾获杭州市教育改革创新年度教师、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杭州市教育科研标兵及杭州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和教坛新秀等荣誉;受杭州市教育局聘任成立杭州市吴航飞名师乡村工作室、杭州市科研标兵吴航飞工作室。

“数字美术创造美好生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教授早在1996年《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就认为人类已进入数字化时代。在人工智能、城市大脑、数字乡村等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的今天,数字美术、现代媒体艺术等新兴美术教育门类大有可为。《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提出,开展美育智慧教育赋能行动,以数字技术赋能学校美育。随着时代的发展,数智赋能对美术专业成长、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吴航飞校友是国内最早创建数字美术教室、建构数字美术学习系统的美育改革先行者之一,提出“数字美术创造美好生活”“用最新颖的技术手段传承最经典的美学文化”,形成“数智美育”教学品牌,默默地在中学美育课堂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开展“数字美术项目化学习”,开发《创意与数字美术》《走进数字美术》等3门省级精品课程、《创意校园摄影》《走进现代媒体艺术》等2门省级同步课程和1门市级精品课程,数字美术教学论文获得浙江省一等奖、全国美育论文评比奖项、全国教育信息技术论文评比奖项,2节数字美术公开课被评为教育部优课、6节数字美术课入选教育部国培项目,全国各地讲座或开设展示课60余次。

校友简介

吴航飞,中共党员,1997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教专业,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副校长、教授,教育部首轮“双新”国培专家组成员,两度被评为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是杭州市教育科研标兵、杭州市教育改革创新年度教师、第二届浙派名师培养人、杭州市第二批名师乡村工作室导师、杭州市十四五名师乡村工作室导师、杭州市科研标兵工作室领衔人、杭州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