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logo
寻访校友足迹

2025寻访校友足迹 ③ |我校2015届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校友袁梦婷

发布时间:2025-07-31 浏览人数:47 文章来源:


袁梦婷,之江实验中学数学教师,西湖区“教坛新秀”杭州市共享优课一等奖获得者。从教五年间,她完成了从初出茅庐的师范毕业生到成熟教师的华丽转身,凭借独特的教学智慧和温暖的教育情怀,她不仅赢得了学生的喜爱,更在专业领域崭露头角。627日下午,我校数学学院“寻访校友足迹”实践活动小分队对袁梦婷校友进行了专访,深入了解她的教师成长与教学探索之路。

从校园走上讲台,工作过程中的每个第一次都让人印象深刻,其中,第一次的新生家长会,对于袁梦婷校友而言,印象格外深刻。回忆起第一次主持家长会的场景,袁梦婷校友坦言,时间紧、经验不足让她倍感压力。然而,家长们的宽容与理解她逐渐放下顾虑。这次经历她职业成长的第一课,激励她以更从容的姿态迎接后续挑战。

将创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在持续学习中突破。袁梦婷校友认为,通过阅读文献、关注时事热点,学习借鉴他人经验,并尝试在自己的教学课程中融入创新点,是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比如,课程跨学科融合探索就是目前教学方式探索当中的一个热点。袁梦婷校友表示,对于新颖的课程模式,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不管是其他老师的展示,查找到的学习资料,还是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体会与收获,都是很好的学习方式。

每一节精彩的公开课,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谈到《土地的合理分配》课背后的故事时,她特别提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其他教师的经验中提炼精华,结合自身对学科的理解,她通过反复研讨和试讲,最终呈现出一堂兼具深度与创意的课程。

谈及《方差与标准差课程的教学理念时,她以学校“学思课堂”的大课题为背景,在“问题是起点,问题是过程,问题是目标”的核心理念指导下,并在教学团队的帮助下,一同去巧妙设计课程,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自主发现学习。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课堂参与度,更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最后,袁梦婷校友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了职业发展建议。对于想要成为一名教师的同学,她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大胆尝试学生工作培养沟通能力、领导能力;二是抓住学业在课程学习中培养教学技能,积极参加一些竞争活动。

从初次站上讲台的忐忑,到如今斩获教学奖项的从容,袁梦婷校友的成长历程印证了热爱与坚持的力量。她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教育工作者:在团队协作中汲取养分,在创新实践中沉淀智慧,终将收获属于自己的职业荣光。